中新網
中新網首頁|安徽|北京|上海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黑龍江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我們的微信

沙灣市:把真情和熱血留給第二故鄉(xiāng)

2022-03-02 17:38:00 來源:中新網新疆
字號:

  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2日電(侯冰冰)雖然已經回鞍半年,但提起在沙灣的500多個日日夜夜,鞍山援疆工作隊成員王景仍然歷歷在目。在她心里,沙灣,永遠是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(xiāng)。

  剛到新疆,生活上有諸多不便,可是對王景來說,沒有比救治患者更重要的事。剛上任沙灣市人民醫(yī)院婦科副主任第一天,王景就接診了46名患者,還在科內做了一次《卵巢癌的分期及治療》業(yè)務講座。如此高強度的工作,王景適應得很快。

  工作中,王景了解到,盡管由鞍山援建的沙灣市人民醫(yī)院在硬件上已經有相當高的水準,但醫(yī)護人員的技能水平還亟待提高。在沙灣,以前有患者患婦科腫瘤需要化療,都要到自治區(qū)三甲醫(yī)院,增加了當地患者的負擔。王景便耐心細致地進行指導,從怎樣用藥、怎樣處置,到用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副反應等,把成熟的婦科放化療技術毫無保留地教給當地的醫(yī)護人員。王景把鞍山的先進治療理念和治療技術帶到沙灣,還開展了靜脈化療技術,填補了沙灣市婦科惡性腫瘤治療的技術空白,解決了疫情期間轉診、轉院困難的問題,讓患者能夠在當地及時接受化療,贏得患者的贊譽。

  對此,王景深有感觸,援疆并不是短短一年半的事情,也不僅僅是治療多少個病人,最重要的是要把先進的醫(yī)療技術帶給當地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她通過科內講課、交流的方式,給當地醫(yī)護人員帶去了腫瘤治療的專業(yè)知識,同時也承擔起沙灣市人民醫(yī)院婦科腫瘤方面的學科建設。隨著沙灣市人民醫(yī)院宮頸癌防癌篩查儀器的引進,王景手把手指導當地醫(yī)生使用設備進行檢查,開展宮頸利普手術以及宮頸冷刀錐切術,完善了當地宮頸癌三階梯診斷以及宮頸癌的早診早治。

  去年5月26日,沙灣市人民醫(yī)院婦產科連續(xù)收治3名重癥失血病人。其中一名異位妊娠患者腹腔內出血量近3000ml;另兩名產后出血,出血量也達1000ml,均需輸血治療。情況緊急,血源緊缺,中心血站提倡互助獻血。了解此事后,王景馬上主動請纓為患者互助獻血,爭取救治時機。在王景的帶動下,另外3名醫(yī)護人員也主動獻血。談及此事,王景動情地說,能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留在新疆、獻給沙灣,是她的夙愿。

  “在新疆一年半的工作和生活中,我與當地醫(yī)院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與新疆各族人民結下了深深的友誼,我會時刻做好準備,繼續(xù)為沙灣人民提供醫(yī)療服務,做好鞍山與沙灣的橋梁和紐帶。”王景說。

(編輯:袁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