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
分享到:

新疆石河子糧食作物單產緣何越來越高?

分享到:

新疆石河子糧食作物單產緣何越來越高?

2023-07-18 19:39:14 來源:中國新聞網
小麥聯合收割機采收現場?!±钚恪z小麥聯合收割機采收現場?!±钚恪z

 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18日電 (閆文陸 周璇)麥浪翻滾、滿目金黃,大型聯合收割機來回馳騁。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(以下簡稱石河子市)的麥田里,一派豐收景象。

  為確保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石河子市全力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(wěn)定安全供給能力,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,為助力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做出貢獻。

  藏糧于地夯實糧食安全根基

  石河子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要的糧食生產區(qū)之一,擁有耕地478.8萬畝,糧食生產功能區(qū)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(qū)總劃定面積275萬畝。

  目前,石河子市的3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(qū)已全部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。

專家組對八師石河子市143團十六連冬小麥高產示范田示范樣方進行面積測定。 李秀 攝專家組對八師石河子市143團十六連冬小麥高產示范田示范樣方進行面積測定?!±钚?攝

  “為鼓勵職工種糧積極性,提前下達耕地地力保護資金。發(fā)揮典型引領作用,示范帶動全市糧食優(yōu)質均衡發(fā)展,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只增不減?!笔幼邮修r業(yè)農村局負責人說,“穩(wěn)政策、穩(wěn)面積、穩(wěn)產量,為保障糧食安全積極行動?!?/p>

  超額完成任務,是新疆兵團人對夯實糧食安全最鏗鏘的回答。

  藏糧于技精量播種助力增產

  “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,單產有望創(chuàng)新高。”望著金色麥田,石河子市143團農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主任謝勇笑眼盈盈,他說,“石河子職工家小麥畝產低于720公斤的比較少?!?/p>

  143團是當地糧食種植大團,精量播種技術更是為糧食高產提供了有力保障。2019年到2022年,小麥平均畝產從468公斤躍升到724公斤,最高畝產達到853公斤。

  “我們根據氣候資源條件劃定小麥主栽種植區(qū)域,實施良種工程、推廣應用滴灌小麥‘井字型’播種技術等措施,單產取得突破性增長,去年143團16連的滴灌冬小麥高產示范田畝產達842.89公斤?!敝x勇說。

  今年,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再次刷新紀錄。7月8日,八師143團16連職工石磊種植的一塊新冬52號冬小麥畝產894.3公斤,刷新新疆冬小麥畝產紀錄。當日,新疆兵團農業(yè)農村局邀請新疆農業(yè)技術推廣總站、新疆農業(yè)大學、新疆農墾科學院、兵團農業(yè)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的專家組成專家組,對143團16連創(chuàng)建的冬小麥高產示范田進行實打實收。

  “這個產量,在我的預料之中?!毙露?2號冬小麥培育人、石河子農業(yè)科學研究院小麥專家洪雪梅說,“新冬52號是2015年審定的一個超高產小麥品種,具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的特性,有畝產量上900公斤的潛質?!?/p>

  精準種子、精準播種、精準施肥、精準灌溉、精準收獲、精準監(jiān)測的“六項精準農業(yè)技術”,配合良種良法、模式栽培、地膜覆蓋、節(jié)水灌溉、鹽堿治理、配方施肥、綜合植保、高標準農田、土壤深松、防災減災的“十大主體技術”,實現了農業(yè)高效精準生產,降低了生產成本。

  石河子市在各團場開展多點高產試驗、大面積示范,形成小麥、玉米、大豆高產技術模式,提供可看、可學、可借鑒、可復制的高產模式。

  全程機械化是石河子市率先實現農業(yè)生產現代化的底氣。農業(yè)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6.5%,職工群眾種糧變得越來越輕松。

  北斗導航大馬力拖拉機、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等高性能新農機廣泛應用,與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數據等新技術深度融合,促使石河子市農業(yè)生產更精準、更高效,農業(yè)現代化成效顯著。

  優(yōu)化“代碼”做強“種子芯片”

  倉廩滿實,從一粒種子開始。

  種子是農業(yè)的“芯片”,糧食產量的提升離不開優(yōu)質種子的支撐。石河子市依托新疆農墾科學院、石河子大學、石河子農業(yè)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專家組成的專家服務團隊,不斷優(yōu)化“代碼”,為糧食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服務保障。

  “小麥育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一個新品種的培育到審定大約需要12年。在數以千計的雜交組合里,最后可能只能選育出一兩個滿足高產、抗病、優(yōu)質、抗逆等條件的新品種。”洪雪梅說。

  目前,洪雪梅帶領的科研團隊育成的8個冬小麥新品種已在新疆進行了大面積應用推廣,約占北疆冬小麥種植面積的60%。在生產實踐上,新品種5次創(chuàng)新疆高產紀錄。

 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,一個良種帶動一個產業(yè)。石河子市有充盈的專家團隊為糧食安全提供技術保障,糧食作物單產越來越高,夯實了端牢糧食飯碗的根基。(完)

【編輯:胡嘉琛】
《中國新聞》·大美新疆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 總機:86-10-87826688
制作:中新社新疆分社  技術支持:0991-8557237  新聞熱線:0991- 8550318 / 8556479  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