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新疆新聞4月27日電(蔣磊)“金屬勺插入熱水中,金屬勺柄變熱了是怎么回事?” 4月26日,金華援疆教師李春明在溫宿縣第三中學開展《熱在金屬中的傳遞》科學示范課上,一個日常生活現象引發(fā)學生們熱烈探討,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。不少學生積極發(fā)言,根據生活經驗對問題進行大膽猜測。
學生做出了很多假設,但都不知道對不對。為此,李春明準備了實驗材料,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,以實驗探究的方式尋找答案。
點燃的蠟燭被固定在一張張課桌上,學生們四五人一組圍著課桌做實驗。變溫油墨也是這個小實驗的主角。學生拿著變溫油墨放在燭火上烤,慢慢的,變溫油墨熱起來了,拿著油墨的手明顯感覺到溫度在上升。通過簡單的實驗,學生們得出了一個科學的結論:變溫油墨變熱是因為熱傳導。同樣,金屬勺插入熱水中,金屬勺柄變熱也是因為熱傳導。
溫宿縣第三中學小學部科學老師阿依先木古麗說:“李春明老師的這堂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巧妙的實驗設計。李老師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了實驗材料,使用了具有特殊功能的變溫油墨,這一材料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觀察到熱在金屬中的傳遞過程,消除干擾,從而提高了實驗效果?!?/p>
這種采用“生活情境——提出問題——實驗探究——解釋問題”教學模式授課,讓學生們真切體驗到了科學實驗的樂趣,讓學生們覺得科學好學又好玩,學習科學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。
課后,許多同學意猶未盡,學生安外爾·艾山興奮地說:“原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這么多神奇的科學現象,學好科學還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難題,我很期待下一節(jié)的科學課!”
“要想上好科學課,教師要精心設計實驗教學內容,多做下水實驗,多方位激發(fā)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。學生通過有效實驗教學可提升觀察能力、動手實踐能力、創(chuàng)造性思維能力,形成良好的科學態(tài)度和科學素養(yǎng)?!崩畲好髟谂c溫宿縣第三中學的科學老師們交流時感言。